行(háng / xíng)業動态

資訊盤點 | 7月智慧經濟動态

2022/7/29 16:16:03

目錄

01、前海“智慧大腦”主體封頂 将成全國首座超高層數據中心

02、元宇宙闆塊漲0.12% ,通過(guò)國家(jiā)網信辦備案的數字藏品服務已超150家(jiā)

03、中國移動:正在構建算力網絡創新試驗網

04、中國信通院發(fā/fà)布“2022雲計算十(shí)大關鍵詞”

05、倒計時1天(tiān) | 《雲計算白皮書(2022年(nián))》即将重磅發(fā/fà)布,七大趨勢洞悉行(háng / xíng)業發(fā/fà)展新風向

06、45.5萬億元!我國數字經濟實現“十(shí)四五”良好開局

07、産業觀察:管理上雲正在成爲企業數字化轉型新路徑


圖片

01、前海“智慧大腦”主體封頂 将成全國首座超高層數據中心


深圳商報

6月30日,全國首座超高層數據智慧中心——前海信息樞紐大廈項目提前迎來主體結構全面封頂。該項目由深圳市前海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開發(fā/fà)建設,中建一局建設發(fā/fà)展有限公司等單位參建施工,以創新性設計、多功能(néng)複合、高質量建造和可(kě)持續性的工藝亮點,打造前海“新基建”領域标杆。

據了解,前海信息樞紐大廈項目建築總高度118米,地上18層,地下(xià)3層,總建築面積6.87萬平方米。項目設計突破傳統多層廠房式數據中心結構,創新采用(yòng)超高層結構作爲建築主體,打造全國首座百米超高層數據中心。項目集中涵蓋了信息基礎設施用(yòng)房、郵政支局、智慧前海管理運行(háng / xíng)中心、區域集中供冷站等多項複合型功能(néng),是前海新基建布局的重要(yào / yāo)項目,實現“數字前海”的基礎設施底層架構,被譽爲前海“智慧大腦”。


圖片

02、元宇宙闆塊漲0.12% ,通過(guò)國家(jiā)網信辦備案的數字藏品服務已超150家(jiā)

元宇宙闆塊漲0.12% 卓翼科技漲9.93%居首

中國經濟網27日訊,今日元宇宙闆塊整體漲幅0.12%,其(qí)中55隻股票上漲,3隻股票平盤,63隻股票下(xià)跌。數據顯示,截至今日,元宇宙闆塊近一周漲幅1.03%,近一月漲幅0.34%,近一季漲幅0.34%。

其(qí)中,卓翼科技、聯創電子、創維數字、虹軟科技、漢威科技位列闆塊漲幅前五位,漲幅分别爲9.93%、8.19%、5.99%、5.95%、5.91%。

重慶5.4萬家(jiā)商戶和單位參與數字人民币試點
7月27日消息,今年(nián)4月起重慶開展的數字人民币試點工作已取得(dé / de / děi)階段性成效,截至7月17日,全市接受數字人民币支付的商戶和單位達5.4萬家(jiā),市民在吃喝、遊玩、出行(háng / xíng)、就(jiù)醫、購物等諸多方面,均可(kě)體驗數字人民币支付。據悉,截至7月17日,全市累計開立數字人民币個人錢包308.1萬個、對(duì)公錢包13.4萬個;數字人民币累計交易筆數達561萬筆,交易金額達6.2億元。
通過(guò)國家(jiā)網信辦備案的數字藏品服務已超150家(jiā)
7月27日消息,根據國家(ji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fā/fà)布的第九批境内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編号公告,有超過(guò)150個數字藏品服務完成備案。此前于(yú)3月與5月公布的第七批、第八批境内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編号公告中,隻有少數幾個數字藏品平台通過(guò)備案。


圖片

03、中國移動:正在構建算力網絡創新試驗網


通信世界

目前,中國移動正在構建“算力網絡創新試驗網”。

之後(hòu),在2021年(nián)世界互聯網大會(huì)上,中國移動指出,中國移動正在構建以5G、算力網絡、智慧中台建設爲重點的“連接+算力+能(néng)力”新基建,積極推動實現網絡無所(suǒ)不達、算力無處不在、智能(néng)無所(suǒ)不及。

近期,中國移動董事(shì)長楊傑指出,“算力網絡是支撐元宇宙的重要(yào / yāo)基石,元宇宙海量的數據需要(yào / yāo)傳送、處理”,豐富一點接入、即取即用(yòng)的算力服務,構建算網一體調度、編排的算網大腦,開發(fā/fà)算力服務“算龍頭”,探索車聯網、元宇宙等算力網絡場景應用(yòng)。

爲進一步落實東數西算國家(jiā)戰略,推動算力網絡技術的發(fā/fà)展,中國移動從标準體系、原創技術、産業生(shēng)态和試驗試點等方面發(fā/fà)出了産業倡議。

特别是,正在構建算力網絡試驗網,錨定新技術實驗床、國家(jiā)示範基地、産業聚合平台和新業态孵化器四大定位,構建多節點互聯的雙平面試驗網,開展東數西算、CHBN、前沿技術三條主線的業務技術驗證,力争爲新技術的現網應用(yòng)打下(xià)基礎。

據悉,通過(guò)算力網絡試驗網,可(kě)面向30+個場景,驗證10+新技術,并開展應用(yòng)、服務創新的試驗。

中國移動集團級首席專家(jiā)胡臻平向通信世界全媒體表示,包括東數西存、東數西訓、東數西渲,以及不同算力的并網,這些協同都将通過(guò)算力網絡試驗網進行(háng / xíng)驗證,爲後(hòu)續向社會(huì)提供真正的算網融合一體化服務進行(háng / xíng)探索。


圖片

04、中國信通院發(fā/fà)布“2022雲計算十(shí)大關鍵詞”


中國信通院

7月21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通信标準化協會(huì)主辦的“2022 可(kě)信雲大會(huì)”在京召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suǒ)所(suǒ)長何寶宏在會(huì)上正式發(fā/fà)布“2022雲計算十(shí)大關鍵詞”,解讀雲計算産業發(fā/fà)展重要(yào / yāo)趨勢。

中國信通院雲大所(suǒ)何寶宏所(suǒ)長發(fā/fà)布2022雲計算十(shí)大關鍵詞

十(shí)大關鍵詞分别是:雲原生(shēng)、分布式存儲、專有雲、雲成本優化、雲資源效益、雲安全、精益軟件、系統穩定性、算力服務、低碳雲。

關鍵詞1:雲原生(shēng)

雲原生(shēng)加速分布式雲落地建設,成爲多雲多集群場景下(xià)的統一操作系統。

關鍵詞2:分布式存儲

分布式存儲軟硬協同發(fā/fà)展,滿足新應用(yòng)和海量數據存儲新需求。

關鍵詞3:專有雲

專有雲成爲企業上雲新模式,聚焦兩大剛性需求。

關鍵詞4:雲成本優化

雲支出浪費普遍存在,成本優化需貫穿用(yòng)雲全周期。

關鍵詞5:雲資源效益

雲資源效益釋放不足,四階段助力業務增效。

關鍵詞6:雲安全

雲原生(shēng)與安全融合賦能(néng),雲原生(shēng)安全成雲安全未來。

關鍵詞7:精益軟件

精益軟件助力企業提質增效,打造下(xià)一代軟件工程新範式。

關鍵詞8:系統穩定性

系統穩定性面臨多重挑戰,技術管理結合推進保障能(néng)力提升。

關鍵詞9:算力服務

算力服務成全新交付形式,助力算力經濟高質量發(fā/fà)展。

關鍵詞10:低碳雲

低碳發(fā/fà)展成爲雲服務商關注焦點,碳排放核算需求逐步顯現。


圖片

05、倒計時1天(tiān) | 《雲計算白皮書(2022年(nián))》即将重磅發(fā/fà)布,七大趨勢洞悉行(háng / xíng)業發(fā/fà)展新風向


中國IDC圈

在7月21-22日即将舉行(háng / xíng)的“2022可(kě)信雲大會(huì)”上,中國信通院将重磅發(fā/fà)布年(nián)度重磅研究成果——《雲計算白皮書(2022年(nián))》(以下(xià)簡稱“白皮書”),對(duì)雲計算産業的發(fā/fà)展進行(háng / xíng)深度剖析,這已是中國信通院連續八年(nián)發(fā/fà)布雲計算白皮書。


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速反彈,我國保持高速增長

受疫情影響,全球雲計算市場不可(kě)避免地出現一定波動,目前已逐步回暖,增速實現觸底反彈。至2021年(nián),全球雲計算市場已基本恢複到疫情前增長水平。

其(qí)中,公有雲市場繼續高歌猛進,有望成爲未來幾年(nián)中國雲計算市場增長的主要(yào / yāo)動力,私有雲市場也快速增長,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

我國雲計算展現中國特色,産業呈現五大特點

1、雲原生(shēng)技術和能(néng)力不斷成熟 加速企業IT要(yào / yāo)素變革

在雲計算已步入發(fā/fà)展成熟的時期,雲原生(shēng)由于(yú)具備彈性擴展和響應、服務自(zì)治和故障自(zì)愈、跨平台及服務的規模複制的能(néng)力特性,成爲了充分發(fā/fà)揮雲效能(néng)的最佳實踐路徑。

2、雲服務向算力服務演進 助力算力經濟高質量發(fā/fà)展

算力作爲數字經濟的核心生(shēng)産力,正在成爲加速行(háng / xíng)業數字化及經濟社會(huì)發(fā/fà)展的重要(yào / yāo)引擎。作爲雲服務的升級,算力服務正在呈現出泛在化、普惠化、标準化的特點。

3、雲上系統穩定性面臨挑戰 技管結合助力能(néng)力提升

雲計算在爲應用(yòng)的開發(fā/fà)測試、發(fā/fà)布變更、容量管理、服務治理等環節帶來效率提升的同時,複雜的技術架構也給系統穩定性帶來了新挑戰。對(duì)此,白皮書給出了構建安全生(shēng)産和建設路徑雙體系,推動雲上系統的穩定性持續提升。

4、雲安全聚焦應用(yòng)新技術理念 構建上雲全流程安全體系

随着(zhe/zhuó/zhāo/zháo)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數據作爲關鍵生(shēng)産要(yào / yāo)素和重要(yào / yāo)的戰略資産,備受政府和企業的重視。然而(ér),海量數據的誕生(shēng)也催生(shēng)了許多數據安全、合規管理等問題。

5、雲成本優化治理勢在必行(háng / xíng) 流程貫穿上雲用(yòng)雲全生(shēng)命周期

企業在雲端部署業務系統已經成爲一種趨勢,用(yòng)雲逐步邁入深水區。然而(ér),深度用(yòng)雲随之而(ér)來的成本、性能(néng)、穩定性、安全等隐患頻現,加速了企業對(duì)雲成本的優化和治理需求。


圖片

06、45.5萬億元!我國數字經濟實現“十(shí)四五”良好開局


工聯網

近日,中國信通院發(fā/fà)布了《中國數字經濟發(fā/fà)展報告(2022年(nián))》。報告顯示,2021年(nián),我國數字經濟發(fā/fà)展取得(dé / de / děi)新突破,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

據了解,在當今數字化轉型的時代背景下(xià),數字經濟已成爲引領增長的重要(yào / yāo)引擎。近年(nián)來,我國數字經濟發(fā/fà)展較快,成效顯著,實現了“十(shí)四五”良好開局 。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6.2%,高于(yú)同期GDP名義增速3.4個百分點,占GDP比重達到39.8%,數字經濟作爲宏觀經濟的“加速器”“穩定器”的作用(yòng)愈發(fā/fà)凸顯。

與此同時,産業數字化繼續成爲數字經濟發(fā/fà)展的主引擎,是各行(háng / xíng)業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的主動選擇。2021年(nián),我國數字産業化規模爲8.35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1.9%,占數字經濟比重爲18.3%,占GDP比重爲7.3%,數字産業化發(fā/fà)展正經曆由量的擴張到質的提升轉變。2021年(nián),産業數字化規模達到37.18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7.2%,占數字經濟比重爲81.7%,占GDP比重爲32.5%,産業數字化轉型持續向縱深加速發(fā/fà)展。

伴随着(zhe/zhuó/zhāo/zháo)數字經濟的發(fā/fà)展,各地數字經濟發(fā/fà)展也在平穩推進。從總體規模上看,2021年(nián)有16個省市區數字經濟規模突破1萬億元,較去(qù)年(nián)增加3個。從經濟貢獻看,北京、上海、天(tiān)津等省市,數字經濟GDP占比超過(guò)50%。從增速來看,15個省市區數字經濟持續快速發(fā/fà)展,增速超過(guò)全國平均水平。

2021年(nián),我國數字産業化基礎實力持續鞏固。2021年(nián),數字産業化增加值規模達到8.4萬億元,比上年(nián)增加11.9%,占GDP比重7.3%。其(qí)中ICT服務部分在數字産業化增加值中占主要(yào / yāo)地位。

值得(dé / de / děi)注意的是,數字經濟的迅猛發(fā/fà)展與國家(jiā)的高度重視密不可(kě)分。黨和國家(jiā)高度重視發(fā/fà)展數字經濟,數字經濟頂層戰略規劃體系持續完善。2021年(nián),《“十(shí)四五”數字經濟發(fā/fà)展規劃》進一步明确了“十(shí)四五”時期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fā/fà)展的指導思想、發(fā/fà)展目标、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行(háng / xíng)業和地方也紛紛加快推動數字經濟戰略落地。

除此之外,“數字經濟”已連續6年(nián)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今年(nián)的政府工作報告以獨立成段的方式對(duì)“促進數字經濟發(fā/fà)展”進行(háng / xíng)了明确和細化,并首次提及“數字經濟治理”。

疫情時代,在整體經濟下(xià)行(háng / xíng)壓力加大的背景下(xià),我國數字經濟逆勢而(ér)上,成爲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yào / yāo)支撐。伴随着(zhe/zhuó/zhāo/zháo)新模式、新業态的不斷出現,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加速創新,數字經濟建設如(rú)火如(rú)荼,其(qí)發(fā/fà)展速度之快、輻射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suǒ)未有。未來可(kě)期,如(rú)何在快速而(ér)紛繁的變化中抓機遇、謀發(fā/fà)展、赢未來,進一步推進數字經濟迅猛發(fā/fà)展,值得(dé / de / děi)我們共同探索!


圖片

07、産業觀察:管理上雲正在成爲企業數字化轉型新路徑


人民網

中國信通院雲大所(suǒ)與思愛普(SAP)聯合發(fā/fà)布的《新型中國企業的智慧管理平台研究報告(2022年(nián))》(以下(xià)簡稱《報告》)指出,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迎來黃金發(fā/fà)展期,新型中國企業轉型重點正在從基礎架構上雲和數據上雲逐步向管理上雲、業務上雲升級。

“管理上雲”正成爲企業數字化轉型核心

數據顯示,2020年(nián),中國企業級應用(yòng)軟件市場同比增長10.9%,市場規模總量達到521.7億元,到2023年(nián)市場規模将超過(guò)740 億元。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意願依舊強烈,信息化投入仍将保持快速增長。

《報告》指出,在政策支持、技術發(fā/fà)展、市場競争、疫情影響等多重因素的驅動下(xià),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迎來黃金發(fā/fà)展期。與此同時,基于(yú)雲技術的智慧管理平台,在數字化時代已爲必然選擇。

數字化轉型的核心目标是解決業務挑戰

“從信息化到數字數字化的挑戰,其(qí)實是來源于(yú)技術更強的賦能(néng)。”在蒙牛集團首席數字官張決看來,因爲技術的賦能(néng),所(suǒ)有管理、業務動作都可(kě)以被實時海量被記錄下(xià)來,這對(duì)企業管理的信息化、數字化發(fā/fà)展提出了很高的要(yào / yāo)求,同時也将發(fā/fà)揮更加重要(yào / yāo)的作用(yòng)。

上一篇:資訊盤點 | 6月智慧産業新聞精選 下(xià)一篇:資訊盤點 | 8月數字城市動态